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268章 一箭而定

關燈
第268章 一箭而定

太陽漸漸升至正天,溫度越發灼烈起來。

兩面拔峭,頂面平緩處狹長延伸,而成起伏,這樣的山勢,在本地稱為墚,大概就是像橫梁一樣的山的意思。

荀柔所站的阪道西面,就是這樣一條近兩裏長的墚,方才也因為如此,他才得以從容轉至南面。

站在山嶺之頂,居高臨下,可以看清整個戰場。

廝殺聲,呼喊聲,慘叫聲,烈血飛濺,黃土蒸揚。

所謂草芥,所謂塵埃,個體生命在一場數萬人的戰役中,變得微不足道。

文醜一軍的沖鋒被阻扼在山的南面。

這一面比之兩側坡勢稍緩,更易沖鋒,所以荀柔將趕工建造的幾架珍貴的投石車中的兩架安放在此處。

坡上是排布整齊的射擊戰陣,箭陣齊整、穩定、密集,當敵人進入百步以內,殺傷力成倍數增加,胡車兒派遣出的親兵護衛,護在西翼,防禦對方繞後。

投石機裝配、調試緩慢,但每一擊,都會擲向敵軍密集之處,打亂攻擊節奏,阻遏士氣。

“未想這投石之車,竟有如此奇效!”眼見袁軍攻勢減緩,性情直率的羌將胡車兒,直接出口稱奇的。

荀柔密切註視著戰場,聞此只輕搖了搖頭。

投石車自古有之,尺寸比例,如何裝配,前代兵書都有詳細記載,卻一直不曾得到重視。

他見過後世,再見到這種原始射擊武器,也曾有過相當的幻想和期待,但現實卻遠沒有想象的美好。

投石車原理簡單,不過是杠桿而已,理論上當然可以通過增加力臂,增大投石重量和速度,畢竟阿基米德名言嘛,給我一個支點,把地球都給你撬起。

但問題是,這得多堅硬的杠桿,多堅固的支點,才能真把地球撅起來?

其中又需要付出多少財力,人力,物力?

就如眼前兩架投石車,載重不過三四十斤,軍中健卒都能舉起,只是投石車投得距離更遠,力量更大一些,但相應的,一擲所花費的時間,卻是人體投擲的十倍都不止。

效率之慢,無論是攻城,還是守城,想要依靠此物,黃花菜等涼了都等不著。

放在一般戰場上,三四十斤的石頭固然重,但穿甲立盾的前提下,真正造成的殺傷力也十分有限。

而建造這樣一臺機械,需要相當堅韌的木料,使用這樣一臺機械,需要數名工匠協同,一旦重要的幾根承重木斷裂,只能更換無法修補。

總之,此物在很長一段歷史上,未成為戰場上的主角,是有原因的,絕非是這些年代的軍事家頭腦都不好使。

不過話又說回來,作為一個戰爭工具,投石車也不是廢物。

攻城的兵卒是人,是人就會怕疼,恐懼,生畏避之心,投石車的震懾力拉滿,特別適合配合其他攻擊手段,給對手制造心理壓力。

望著坡上逐漸遲滯的敵軍,荀柔想了想,下令讓兩臺投石機暫停。

石頭雖說是就地取材,但畢竟還有一個“取”字,存貨也並不十分充足,況且

歡呼聲,自山道方向傳來,荀柔猛然回望,尚未看明戰況,便已有兵卒前來稟告,稱典將軍已誅殺沖山的敵將。

“……好!”荀柔臉上的歡喜之色,遲了一秒才出現,“傳首示眾,再令典韋謹守坳口,小心袁軍增援。”

無論如何,殺滅敵軍將領,都不算壞事。

他只是擔心,有此一著,袁軍今日大概不會再出兵決戰了。

持久戰不利於己方。

士氣好不容易鼓舞起來,但連日的辛苦準備,也讓人神疲乏力,唯有一鼓作氣,維持住這種氣勢,方才能取勝。

一旦拖延,疲憊就會湧上來,明日要想兵卒繼續奮勇作戰,今日戰後就需采取一些非常規的激勵手段。

而且,隨著拖延,山嶺的優勢,會翻轉成劣勢,且不說露營與紮寨之間差別,就說歷史上馬謖竟是怎麽敗的。

固然背靠河東郡,還不至於到馬謖那樣山窮水盡的地步,但失去黃河的船運,糧草的運輸耗費也會大幅度上升。

總總累積起來,勝利的天平就可能偏轉。

戰場之上,巧與拙、優與劣之間,本不分明。

就在他心生擔憂,開始考慮是否在放棄一部分地理優勢的前提下,主動發起攻擊之時,山嶺之下,傳來金鼓錚鳴。

袁紹竟在此時發動了總攻號令,霎時三軍齊動,川谷震響。

荀柔長長呼出一口氣,振作起精神。

袁軍在他眼前,分開三路分兵,中軍立盾走入山道,左右兩路則從兩面崎嶇狹窄的山谷攀援。

顯然,這是想利用側翼兩軍吸引住我軍力量,而使主力部隊通過這段山路。

而只要袁軍主力部隊通過山道進入到河東腹地,哪怕並沒有正面擊敗我軍,在戰略上,也是袁紹獲得勝利。

這並不多覆雜,但在人數優勢面前,就這樣簡單明了,卻也是最適合的策略。

鮮明的黃旗,舉起了兩次。

正面的戰鬥即將開始。

弓弩兵依舊不得移動一步,必須堅持固守,繼續射擊。

先前一直休息的刀戟卒,被調度到山後峽谷,與敵軍狹路相對,為他們掩護的只有調轉方向的投石車。

廝殺再一次升級。

在兩翼,一直觀戰中的袁軍,隨著袁紹一聲號令,率先提刀舉盾,裹挾著煙塵滾滾,聲勢浩大的沖殺過來。

而一直處於戰事中心,躍躍欲試,卻為得立功勞的執長、短兵的朝廷兵卒,也隨著號令旗幟的舉起、揮落,大喊大叫著沖下山坡。

兩方甫一相遇,便是一陣令人牙酸齒寒的金戈銳響之聲,刺破蒼穹。

在這一陣金屬摩擦聲下,彼此喊殺之聲,切破血肉的鈍聲,受傷疼痛的嘶喊,都被掩蓋得不足為道。

鮮血濺落黃土,將士沖殺倒下,將軍鎧甲浴血,狹窄山谷中,進行著殘酷的交換。

袁軍藍裙,漢軍赤裾,荀柔不必問詢,一眼過去就能看見戰事如何。

交戰的邊線,如同起伏的波濤,藍色的浪潮沖擊著赤色的山,波浪不斷推高,又緩緩落潮,只是在潮起潮落間,總有藍色的水珠,或紅色的鮮血,遺落在水線上。

側翼激烈的交戰,專註於廝殺,喊殺之聲卻漸漸低了,反被山道之中震耳欲聾的鼓聲、呼和聲所掩蓋。

山道在北面有一處近乎直角的拐彎,在拐彎之處,山道自然形成一個狹口,而高順一部此時就在那一處。

由於山形遮掩,荀柔看不清峽口處的情況,但只看山道之中,擁擠的,滿坑滿谷,多得幾乎要將山道都要撐破的敵軍,可想而知,峽口的戰事如何激烈。

然而,就像戰場布置時,他坦率告訴過高順的話,在這場戰役持續中,他是也無法為高順提供更多援助的。

在山道之中袁軍的兩側,也開始向山坡發起攻擊。

山上的五色令旗不時舉起又放下,調度各部掩蓋戰爭中出現的缺口。

箭矢、石塊、火油,所有一切毫不吝惜傾盆而下,各部兵士也早已沖出本陣與敵軍廝殺。這短短數裏的山道,恐怕從來沒有承納過如此之多。

鮮血與屍體,都再最下層,已然看不見了。

山道之中,熱氣蒸騰上升,熏人腥臭血氣彌漫在整個戰場。

荀柔自山頂俯瞰,只看到無數的盔甲、裹巾、赤露的人頭,看不清面目、密密麻麻,所能想起的卻只有兩個字

螻蟻。

所有的兵卒,向兩側攀爬,向下俯沖,忽而大叫奮起,旋即消失不見,挨挨擠擠,細細密密,喧囂嚷嚷,一切都只是螻蟻。

在人群簇擁之中,立於戰車之上,背後樹立著大纛的袁紹,也不過是一個銀光閃閃,揮動著銀針的螻蟻。

這樣的場景,如何讓人陷入狂躁,忘身其中。

“幸而有公達在此。”在與荀攸商議過後,將又一支兵力調配下山這一次是為緩解東面危機形勢之後,荀柔忍不住慶幸。

對於這一句話,荀公達只是在微露詫異過後,微微前傾,拱了拱手。

荀柔也只輕輕一笑。

而自高天凝望的羲和之眼中,戰場又是何等模樣?

赤紅與靛藍,交融滲透,其實除了顏色,又何曾不同。

激戰持續著,戰事進入焦灼,袁軍攀登的最高不斷刷新,東面的山坡,已開始在山墚上白刃廝殺。

荀柔將身側最後一支胡車兒帶領的親衛以軍命派遣出去穩固陣地,自己也撿起一支掉落的弓弩,讓荀攸裝上弩箭,再執盾以掩護。

在這時,一片陰雲自頂上投下陰影,他擡起頭,意外的蹙眉。

戰事焦灼,袁軍的頑強,有些出乎意料,戰事始終沒到讓他感覺達到決定戰局勝負的關鍵點。於是,先前安排的一支伏兵,卻始終沒有下決心用出。

最後的不到一千人的隊伍,是各部騎兵中選出的精銳,投入到數萬人的戰場,卻不過匯入大海中的一條溪流。

他留著這一支騎兵,想等到關鍵之時作勝負手,然而意外的陰雲,如果帶來降雨,會對眼前戰局產生難以估測的影響。

長時間的激戰,讓士卒們都已疲憊,就在他沈思之時,眼前一個兵卒射出的箭,歪歪扭扭的掉落,而山谷之中,更已是一片狼藉,血色沾染,已至難分彼此。

荀柔終於向執令官下了令。

當曹性帶著身著輕甲的騎士,自山坳沖向袁軍留在山道外的後軍。

荀柔知道,自己在這場戰役之中,作為統帥能做的,幾乎已經沒有了,接下來只能眼看著,己方還是敵方,哪一方更先崩潰而已。

不時,仍舊有陣亡或殺敵的消息傳來,他盡力做出一些調度,但無法保證命令是否能夠順利執行,甚至,命令是否能安全傳達,也未可知。

袁軍各自為陣的風格,在這時候發揮到最大,各部全不顧忌友軍,只照著自己的目的。

但漢軍更加堅毅。

或許是因為吃飽而精力更充沛,或許是因為始終兌現的獎賞,或許是更嚴格的軍紀,更公平的升遷,更嚴肅的訓練……

總之,當一名身著鎧甲的袁將,一身鮮血,甲衣插著數枚箭頭,終於沖上山坡,山道口的袁軍,也終於崩潰了。

其將尚未意識到戰場的變化,只是氣喘籲籲,又激昂喜悅的提著刀沖來,周圍的急射,以及刺出的長矛,尚未阻止其人的腳步。

荀柔已有些費力的用左手擡弩,右手為架,果斷的扣下扳機。

這一箭,結束了袁軍最後一個勝機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